開放型學術資源系統-數位圖書館的發展趨勢


【撰文 ● 顧立平】

前言:網路時代什麼都在變

因應網路服務的發展以及讀者在網路環境中所養成的資訊搜尋行為習慣,開放資訊系統平台是一項趨勢,其目的在解決封閉性學術資源系統所帶來的種種障礙和問題。開放型學術資源系統是通訊架構、硬體設備和軟體內容發展下的產物。

數位圖書館面臨的挑戰來自許多方面:資訊技術不斷改變,新的資訊技術會創造新的資訊傳播環境,在新的環境中會培養出新的使用者行為;當新的資訊環境和新的使用者行為交疊出現時,資訊服務就需要不斷調整來適應和滿足不斷變化的使用者需求[1]。
 
目前,資訊科技帶動網路環境的三個主要變化是:(1)網路服務所倚賴的通訊設施,如網路傳輸頻寬(Bandwidth)、儲存器(Storage)和運算設備等越來越便宜;(2)資訊獲取的硬體設備,如個人電腦、行動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等,在台灣社會中也越來越普及;(3)隨著各類型電子期刊、電子圖書和Web2.0內容的蓬勃發展,學術資源的種類和管道也更加多元。
 
這些變化造成了新的使用者行為和新的使用者需求。開放型學術資源系統主要是針對人們面對資訊來源過多、資訊數量過大、資訊篩選過慢情況下的新的使用者需求:人們希望花費更少地時間訪問系統(減少平臺數量)、花費更少的時間過濾資訊(減少人為查詢)、花費更少的時間獲得資訊(減少操作步驟),同時希望獲得更多資訊、獲得更可靠的資訊,以及獲得更多相關資訊提示。
 
為滿足上述新的使用者需求,數位圖書館系統必需通過共同的通訊架構,實現在不同媒體或文本載具上,進行軟體內容的整合服務。開放型學術資源系統是一種兼具通訊架構、硬體設備和軟體內容的問題解決模式,其對於新一代圖書館服務具有重要意義。
 

資訊社會中的網路服務

動態提供資訊,是資訊服務系統的發展趨勢。例如,一個擁有500家國際連鎖店的服裝零售組織,它們常常需要更改設計來趕上時尚潮流。這可能意味著不僅需要更改樣式和顏色,甚至還可能需要更換布料、製造商和可交付的產品。如果零售商和製造商之間的系統不相容,那麼從一個供應商到另一個供應商的更換可能就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流程。現行的網路服務系統已將此改變,人們通過業務介面的少許改變,在不改變作業系統的情況下,將商業流程與它們的技術流程聯繫起來[2]。這需要仰賴資訊系統的開放性措施。
 
在資訊服務業中,人們往往會遇到做一件事情要反覆在許多不同資料庫或網址裡翻找資料的情況。過去,某人要從甲地到乙地遊玩,他必須在時間和金錢的考量下,查詢火車、飛機、汽車或其它交通工具的售價、座位和往返時間等,同時在甲地、乙地和中轉站尋找旅館、餐廳、觀光地點的開放時間、優惠或單位價格、規定限制等,還需要研究天氣、節日、匯率和信用額度等其它因素,最後精疲力盡地完成規劃。目前,許多運輸公司的資訊系統為了讓旅客方便自助旅行,已開放其資訊系統,與其他行業的資訊系統相通。例如,人們能在德國國鐵的售票系統買到全國各地公車和電車車票,同時預訂旅館和觀光地點門票,甚至預定歐盟其他國家的旅遊路線[3]。這類資訊流的跨平台服務,仰賴開放性的資訊系統。
 
換言之,因為通訊架構、硬體設備和軟體內容的普及化,資訊社會中的網路服務已朝向資訊服務系統開放性(the openness of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的轉變。而這種轉變其實與圖書資訊服務的歷史發展密切相關。
 

資訊社會中的圖書館網路服務

早期台灣社會識字率不高、圖書館藏書不足、資料管理人才嚴重缺乏,許多前輩們從無到有,建立了支撐社會教育的圖書館體系、理論與實踐合一的圖書館學,以及培育了無數圖書館工作、教育與研究人才。這些圍繞在採訪、編目、流通、推廣和讀者培訓的標準化管理模式,既可以保持各類型圖書館業務的通用性,又可以滿足各類型圖書館讀者的差異性。這對於台灣教育水準的提高、經濟發展的穩健,以及圖書館人才培養等,都有著重要貢獻。
 
隨著資訊技術的發展,以及台灣政治、經濟與教育的變化,圖書館的學術資源不僅僅侷限於圖書,也包括了各類期刊、光碟和電腦檢索系統等。圖書館在原有的標準化管理模式基礎上,由於具有業務上的通用性,所以開展了諸如聯盟採購、聯合編目、聯機檢索等作業;同時,根據各類型圖書館讀者的差異性,發展出各式各樣推廣和培訓工作。可以說,圖書館的資訊系統主要是為了滿足這套標準化管理模式而建立,許多前輩們為此投入了大量的辛勞與努力,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滿足了圖書館的工作需要和讀者的資訊需求。
 
然而,在網路世代,人們面臨的是多樣化資訊選擇來源的環境。這個資訊提供的環境和傳統圖書館提供資訊的環境,既有相似點也有相異點。
 
網路環境對圖書館資訊系統的一脈相承在於規範性,也就是它們都用某一套標準規範來建立起網路資訊系統之間或者圖書館系統之間的資料交換。例如,圖書館資訊系統建立在人工作業的標準化模式基礎上,而網路服務則是建立在機械運行的標準化模式上,特別是在共同的網路通訊協議、通用介面、通用程式設計語言,以及通用資料表達語言上建立網路服務(Web services)等。其中,網路服務技術的基礎是規範性、開放性,以及跨平台性[4]。
 
另一方面,傳統圖書館提供資訊的方式,與網路服務提供資訊的方式的不同之處,在於技術上只有規範性,而缺乏更重要的開放性,從而也沒有跨平台性。例如,傳統圖書館的採訪、編目和檢索系統雖然能夠表示圖書館內的館藏情況,或者圖書館之間的館藏情況,但是不能提供非圖書館的機構所擁有資訊,以及其他網路資訊系統所提供的資訊。
 
如此一來,造成至少兩個限制讀者資訊獲得的障礙:一是讀者在圖書館資訊系統內只能找到館藏資料,並且要分別鑽進目錄系統、電子資料庫系統和網址鏈接網頁。二是讀者只能在圖書館資訊系統內找圖書館資料,而不能在其他地方(例如搜索引擎等)找圖書館資料。這樣,當讀者尋找資料時,被迫在無數個視窗中翻箱倒櫃,並且提心吊膽會遺漏重要資料。
 
進一步想,當讀者購買了筆記型電腦、行動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等產品,它們能否通過這些電子產品獲得圖書館資料呢?目前的做法是:設定TCP/IP的位置或者安裝一套瀏覽器裝置。那麼,如果要訪問一百間圖書館就要設定一百次TCP/IP位置,如果要訪問一百種不同的資料庫系統就要安裝一百套瀏覽軟體。這顯然會大大降低讀者尋找、過濾和使用資訊的效率。
 
因此,要在網路環境中延續圖書館對學術資源的採訪、編目、流通和讀者服務的“標準化”管理模式,勢必要符合網路環境中的規範性、開放性,以及跨平臺性,而不是緊緊抱著圖書館自身的規範性。
 

結語:開放、合作與共享的服務機制

在沒有網路的時代,圖書館是讀者唯一的學術資源來源,例如讀者必須走進一間圖書館裡來檢索、過濾和使用學術資源;在Web1.0時代,圖書館仍然是讀者主要的學術資源來源,例如讀者可以先上網搜索和過濾書目資料,如有必要再走進某幾間圖書館來獲得學術資源;但是在Web2.0時代,圖書館是否是讀者的學術資源來源?可能是,但仍否是讀者最滿意的學術資源來源?
 
當前通訊架構、硬體設備和軟體內容的快速發展,已在方方面面衝擊了圖書館所熟悉的標準化管理模式。首先,讀者不會只在圖書館內查找學術資源,所以,圖書館資訊系統可以滿足圖書館的工作需要,但是不一定滿足讀者的資訊需求。其次,圖書館資訊系統提供的是結構化的資料,可以提供有品質保證的訊息,但是不能處理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資料,與此相反,許多非圖書館的資訊服務系統不僅能夠處理半結構化資料,並且還能將它和結構化資料整合。第三,適用於圖書、期刊、光碟的資訊管理系統,很難與同樣是資訊管理系統的電子資料庫整合,讀者必須查完圖書館目錄系統後,再一一點擊進入不同的資料庫平台,在各種平台中查找資料。第四,若干圖書館檢索系統將目錄系統和眾多資料庫平台整合,但是由於元數據不同,沒有辦法完整映射,所以影響檢索效果。第五,當資訊社會中的網路服務已朝向開放性,讀者已經熟悉在別的資訊服務系統中,獲得來自不同公司行號的資訊整合服務時,他們就會不理解為何必須進入到圖書館管理系統才能獲得館藏資訊,而且只能進行館藏資訊查詢而不能進行跨平台操作。
 
館藏目錄需要與其它平臺溝通,方能更有效地為讀者服務。在網路服務(Web services)中,透過應用程式介面(APIs)可以將各個系統進行交互,達到在一個平臺上能夠調用到所有系統內的資訊,並且進行特殊資訊分析功能或者圖表呈現的目的。這種開放性所形成的跨平臺性,可以藉由混搭(Mash-up)模式,將書目資訊(bibliographic info)、相關書目(Related lists)、使用者意見(User comments)、網路書店的評論(e-bookshop reviews)、多媒體流的播客評論(Podcasts reviews)的內容連結,進行內容豐富化(Enriched content)的自動化、數位化和網路化作業[5]。此外,由於建立了跨平臺的服務機制,使用者行為能夠被完整地捕捉,系統能夠(1)根據使用者行為建立標籤雲(Tag Cloud),使得使用者直觀地目視到相關資訊的重要程度、關聯程度、演化深度,提醒讀者那些原先被讀者所忽略的重要資訊;(2)按照使用者行為記錄,建立使用者興趣檔(User profiles),過濾和篩選適合使用者所需要的資訊;(3)根據使用者興趣檔建立使用者模型,透過化身(Avatars)映射在虛擬空間中,進行使用者與使用者之間的非正式資訊交流行為;(4)根據使用者行為、使用者回饋、使用者意見和資訊計量的結果,進行資訊評級(Ratings)等。上述這些數位圖書館的多元化服務,只有在開放性平臺下才有可能實現;而事實上,諸如Open library、Talis platform、Scopus、LibraryThing、OCLC、ExLibris等公司已經聯合美國和其他歐洲國家,著手進行這樣的服務平臺共建,為的是圖書館和圖書館之間、圖書館和網路服務商之間的資源共建共享以及共創新型服務。
 
目前,國內已有部分圖書館開展了相關研究與實踐。以國立清華大學為例,該館館藏目錄與網路書店、館藏目錄與社群網站、館藏目錄與移動通訊平台的整合,實現了開放性下的多元化知識服務功能[6]。
 
為了實現與多個資料庫(如SFX, MetaLib, DigiTooLibrary等)整合;清華大學採用ALEPH系統,利用Web service 的 API 擷取該館藏資料的書名、著者、索書號、館藏分館、館藏地等資訊。採用這種物件導向技術(OOP),不僅能夠解決現階段的數據庫整合問題,未來也能夠適應各類型系統的升級換代。
 

Reference Citation: 

顧立平 (2013, Aug. 27). 開放型學術資源系統-數位圖書館的發展趨勢. Library Watch. no. 6

 

Post a Comment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