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資得知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與台灣國際資訊整合聯盟協會(IFII)於 2025年6月24日共同舉辦第三屆「訂閱開放(Subscribe to Open, S2O)」工作坊。該工作坊自2023年起每年舉行一次,致力於推動開放取用的實踐。此次活動特別邀請 Annual Reviews國際銷售經理Mike Jones、De Gruyter德古意特亞太區總監鍾文龍,以及Wiley的代表程世仁,分享各自出版社對於 S2O 模式的觀點與發展策略。
訂閱開放(Subscription to Open, S2O)是開放取用(Open Access)的一種商業模式,主要由學術出版社推動。該模式的目標是透過維持足夠多的機構對某期刊的訂閱,以將期刊的內容向全世界免費開放,達到知識共享之結果。運作模式主要是先由出版社提供訂閱選項給機構(如大學圖書館),若訂閱收入達到目標門檻,出版社就會將該期刊的當年內容開放取用,就像是一種「社群支持換開放」的機制。
圖二、Annual Reviews國際銷售經理Mike Jones分享S2O經驗。
在此次工作坊中,S2O的發起者Annual Reviews分享到,該出版社的S2O模式透過維持現有圖書館訂閱、以傳統預算運作,達到將期刊內容全面開放取用的目標。當所有訂閱者持續支持,該年度的期刊即會以創用CC授權方式向全球開放,同時移除過去期刊期數的付費牆。
Mike特別強調,S2O並非捐款,而是以訂閱為基礎,滿足機構採購政策。根據統計,S2O推行後Annual Reviews的全球使用量每年成長超過25%,且開放後的資源使用不局限於學術機構,而是廣泛來自醫院、疾管署、科技與語言中心等,顯示其社會效益的擴大。
此外,Annual Reviews亦介紹了其近年拓展的出版平台——Katina Magazine,這是一份專為全球圖書館員、出版商與資訊業者打造的數位刊物,於今年全面開放閱覽,並預計於明年納入S2O模式。
Annual Reviews近期也與印度、韓國與秘魯等國建立的國家級S2O合作模式,並預告將於明年1月首次在曼谷舉辦亞洲查爾斯頓會議(Charleston Conference Asia),持續推動開放科學與國際交流。
圖三、De Gruyter德古意特亞太區總監鍾文龍分享S2O經驗。
De Gruyter Brill也支持S2O模式並取得了成功,鍾文龍以《Advances in Economic Geography》期刊為例說明,該期刊在採用DG S2O模式前,其下載與引用集中於歐美地區;而轉型為開放取用後,全球下載量增幅超過7倍,內容得以傳播至全世界,極大拓展了知識影響力與使用公平性。
而鍾文龍也在分享的最後提到給予圖書館機構的S2O優惠訂閱方案。方案提到,同意採用DG S2O之機構,可以在未訂閱之部分獲取一至兩折的折扣,並升級S2O包庫。而訂閱機構的研究人員,可以在該包庫內的Hybrid及Golden OA期刊,免費無限量發OA文章。De Gruyter Brill期望此方案可以推動S2O的發展。
圖四、Wiley代表程世仁分享S2O經驗。
Wiley代表程世仁於此次訂閱開放(S2O)工作坊中,以「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為題,探討學術出版的轉型。他指出,OA市場預計於2030年前占整體市場25%以上,傳統訂閱模式正面臨改變,Wiley透過轉型協議(Transformational Agreements, TA)回應趨勢。Wiley截至2025年已與全球超過 3,300 所機構簽署120份TA,台灣亦有多所大學參與。
程世仁介紹了Wiley現行的TA方案設計。此模式是根據機構在前一年於 Wiley的支出進行整體預算整合,包含Hybrid期刊的APC支出、訂購金額與升級資料庫所需費用(可享折扣)。三項金額加總後,再加上約3%的年增幅,機構即可獲得該年度Wiley全部資料庫的使用權,以及相當於前一年Hybrid Journal發表篇數的100% OA發表配額。這項設計讓機構能在控制預算的前提下,提升資料可用性與研究者發表的機會。
飛資得總經理江思嫺於會議最後表示,從Wiley與De Gruyter Brill的分享中可以看出,出版社正積極透過S2O模式,拉近讀者與圖書館服務之間的距離,並提升研究者的投稿機會與能見度。S2O不僅有助於增加圖書館資源的使用率,也讓更多研究成果得以自由流通。她指出,過去三年中,參與S2O的出版社與使用者人數持續成長,而從此次三間出版社的分享也顯示這項模式正逐步從理念走向實踐。未來也期盼S2O 得以更加普及,讓知識共享更為容易,實現OA的核心精神。
#台灣動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