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與政治的連結-從唐傳奇《李娃傳》到德韋伯「地位團體」論

編按:晉江講座從今年11月起,邀請滿腹經綸的學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將看似遙遠、不易親近的專有名詞,轉換成俯拾可見的生活元素。我們期待以此作為圖書館進行推廣服務的試點方案,複製經驗及引薦專家,讓一般讀者都可以藉此持續的接收多元智識,將學術專業和生活應用連結起來,進而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接下來12/11將舉辦第三場講座,歡迎一起來聽杜教授講述上窮碧落下黃泉的文學愛情故事!也歡迎有興趣體驗或引薦講者的同道,與IFII聯繫。


作者:Peggy Liu (劉淑德)

在11月27日周六晚上,前往晉江講堂聽杜明城教授談文學與政治,講述唐傳奇小說《李娃傳》,鄭生和李娃的一生。鄭生為刺史(等同今日省長官位)之子,自小天資聰慧,其父常以"吾家千里駒"自豪。通過地方科舉制度,入京會考。鄭生抵京後,結識煙花女子李娃,兩人熱戀貽誤考期。至床頭金盡,鄭生被娼家李媽設計逐出,流浪淪為喪事輓歌手。鄭父發現後憤怒毒打、幾致於死,淪落街頭行乞。奄奄一息之時巧遇李娃,李娃收納重塑才子,順利考取功名,並高中直言極諫科第一,被授予成都府參軍一職。李娃自認身分礙其前程,欲與之分離,但鄭生不允。鄭父了解緣由後,更欣然接納賢媳,之後因其婦德可風,被唐玄宗封為汧國夫人。

杜教授講述故事時,風度翩翩、引人入勝。聽者隨著杜教授話語中峰迴路轉的情節,不時發出笑聲和惋惜聲,將一個勵志型的浪子回頭的小說,勾勒出高潮迭起、情緒跟著起伏不定,宛若親臨現場的想像空間。更重要的是,杜教授不只是述說故事,更連接了時間與空間的對應,將文學高度延伸到德國社會學大家韋伯的「地位團體論」。


就90分鐘的故事和30分鐘的延伸與省思討論中,讓我有了以下的感想和反思。持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影響了華人至今的政治制度及士大夫階層文化。學子為了功成名就,讀書和考試是重要的進階門檻,關關難過關關過,終於得到賞識以及發揮才華理念,謀得官職或主管職位。但若就此與閱讀和持續學習漸行漸遠,就可能會出現「換了位子換了腦袋」的行為。轄下人民或跟隨者,要學會了解有權者,觀其是否仍然每日讀書、每日雅量省思和學習?觀其前後理念及話術是否具一致性?是否形成目前的「地位團體」文化的行為?就能判斷出目前有權者是塑造「地位幫派」還是「地位聯盟」?!

如果是「地位幫派」,就可以看見口徑一致,隨著戰略策略轉換戰術,為了此地位幫派的顯性或隱性利益,謀得同質性團體的共依存、朝小眾的共好高牆前進。如果是「地位聯盟」,就會看到主事者的恢弘氣度,接納不同面向的合作聯盟,朝大眾的共好藍海前進。這似乎也不是對或錯、好或壞的判讀,而是讓被領導的個體,自己,選擇目前要走進地位幫派的團體,還是走進地位聯盟的團體。作為一個領導者,即使是領導一個小公司,更需要每日閱讀、每天反思、每日雅量接受不同的批判,才能獲得多元化的聲音和建議,自我勉勵,朝分享式的地位聯盟前進。透過這個方式帶動的影響,相信除了資源利益外,更能獲得更多的快樂與自在。隨著社會越趨多元發展,「地位團體」互動間所造成的社會衝突或不平等現象,可能形成社會壁壘、自我設限,但也可能因為一念之變,說不定反而變成打破社會壁壘的契機。

關於《李娃傳》,又名《節行娼娃傳》、《汧國夫人傳》、《一枝花》,唐代白行簡著,是唐人傳奇中篇幅最大的一部小說。其故事纏綿感人,其影響深遠。元代高文秀的《打瓦罐》、石君實的《曲江池》,明代朱有燉的《曲江池》、薛近袞的《繡襦記》,皆取材自《李娃傳》。《李娃傳》有弗蘭茲·庫恩翻譯的德文譯本。

關於韋伯(Max Weber),是德國的社會學家,與馬克斯、杜爾凱姆被公認為現代西方社會學的奠基人,更是公共行政學最重要的創始人之一。韋伯提出「地位團體」(Status Group)理論,定義為社會中的一群人,他們可以通過非經濟素質來區分,例如榮譽、聲望、種族和宗教等。「地位團體」、「社會階級」和「政黨」組成社會階層的三大要件。韋伯的知名著作包括《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經濟與社會》、《中國的宗教:儒家與道教》等書。


參考資料:

Post a Comment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