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榮耀香港—鄭學仁館長專訪

【採訪撰稿●林孟玲】
鄭學仁館長是來自香港中央圖書館,有著新聞傳播與中國音樂的專業背景,後來取得澳洲Charles Sturt University圖書館及資訊管理學碩士、英國Milldesex University音樂圖書館學博士。在香港地區曾任香港圖書館協會會長,對文獻特藏有特殊的貢獻,在2006年出版《吳大江傳》即為香港近代音樂家重要傳記。

香港的公共圖書體系為符合其社會多元與多種功能之需求,總館藏量已達1300多萬項目,可提供生活、休閒、學習和研究等各方面資訊,館藏推廣以文學藝術為主。圖書館同時扮演公共資訊和文化中心腳色,館藏深度達大學等級可支援一般研究;在香港相關議題的資源、藝術、文學、中國研究等學科領域有研究等級的典藏,可支援深度學科探詢與獨立研究。

有著共同的中華文化的傳承,香港國學古籍特藏「學海書樓」是香港開埠以來,最早的藏書與講學之場所,也可以說是最早公開的圖書館。而香港處於亞洲商業重要商港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歷程,中央圖書館也同時是聯合國寄存圖書館之一,另外還有主要世界銀行組織、聯合組織之特藏資料寄存指定圖書館,爰此展現其國際化的特性。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中央圖書館在2001年起開展的「香港音樂特藏徵集行動」,廣泛蒐集香港的音樂資料,香港因為歷史的演繹讓音樂作品呈現的豐富的文化風采,從中國傳統的傳統戲曲、說唱藝術、民間小調到西方的嚴肅音樂、更伴隨電影演藝事業所帶來的大眾流行音樂,香港音樂的元素可以中西混搭,或是百花齊放。徵集活動獲得在港音樂人士的熱烈共鳴,也同時讓許多海內外音樂家家屬捐出各式音樂作品。2004年的「管色清商」特藏文物展引起很大的迴響,圖書館將所收集到的樂譜、老照片、戲曲舊本、唱片作主題展出與舉辦專題講座。不設限並大幅的資料蒐藏進一步帶動了香港音樂的研究工作,吳大江、胡文森、蘇翁等等的相關研究與音樂作品探討陸續上場,從鄭館長「香港音樂特藏—十年建設與回顧」一文中讀到許多扣人心弦的故事,圖書館對於文化傳承之志業與意義詮釋得淋漓盡至。(註1)

香港青少年在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ISA, Programme for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中的閱讀能力表現出非常亮眼的成績,鄭館長認為經常性的閱讀活動和全香港性的大型推廣閱讀活動有所助益閱讀風氣,提升學習能力。從閱讀中學習與閱讀動機是香港在閱讀項目培養中獲勝的關鍵(註2),閱讀風氣的培養需要圖書館和整個社會機制合作,創造全民閱讀文化。

在香港中央圖書館的服務理念中,堅持「以客為本、素質至上」的基本信念,對於公共圖書館館發展提出12點重點工作策略,主張以廣闊的公共圖書館網絡來服務全港市民,為香港市民開啟資訊與知識之門。支援終身學習,推廣閱讀風氣,以建立知識為本的社會。在文化保存上豐富地方文化與歷史文獻,推廣香港文學。並運用新科技來優化圖書館服務,同時擴大公眾參與,來讓更多的社會資源成為圖書館發展的資源。(註3)

Library Watch :是否請您談談香港中央圖書館館的典藏特色與服務主軸為何?

鄭學仁館長

香港公共圖書館的讀者或使用者來自社會四方八面,分屬不同年齡、不同界別、不同階層、不同種族的各方人士,因此圖書館的館藏以配合不同市民對資訊、研究、自學進修及善用餘暇各方面的需求,以及推廣本港的文學藝術為主。香港公共圖書館系統採用五層架構管理,分屬不同層面與規模的圖書館,他們會各自因應特定目標和服務對象提供適當館藏。透過這個架構,香港公共圖書館便得以提供多元化的館藏資料,滿足不同需要。館藏項目包括印刷形式的書籍、期刊、報章、地圖以及非印刷形式的視聽資料、縮微資料以及電子資源等,不一而足。截至2013年年底,昋港公共圖書館的總藏量而達1,300多萬項,而香港中央圖書館的館藏亦已超過250萬項。

香港中央圖書館是香港公共圖書館體系的旗艦圖書館和資訊樞紐,也是全港的公共資訊和文化中心,致力發展完備的外借和參考館藏。除了為一般讀者蒐集優良讀物,亦著重提供各學科的資料,滿足市民專業進修、終身學習和研究的需要。館方會因應公眾需求,就不同學科採購由大學本科至學位程度的館藏資料。至於有關香港的課題和藝術、文學、中國研究等選定學科,館藏資料達至研究程度。香港中央圖書館亦存放國際組織托存書藏,並設有專科參考館藏,蒐集不同專科的基本著作和回溯性資料,作永久保存。

Library Watch :請您談談貴館的典藏,例如「學海書樓」等。從音樂學養來解讀現有的特藏,有沒有什麼特別珍貴或者值得分享的故事?

鄭學仁館長

「學海書樓」是香港公共圖書館由該書樓永久借藏的一個國學古籍特藏。「學海書樓」由賴際熙太史於1923年創辦,以「宏振斯文」為旨,傳揚國粹,聚書講學,又致力於保存古籍,發揚國粹。其後,書樓在港自購物業,作為藏書及講學之用,可算是香港開埠以來,民間設立最早的公開圖書館。1962年,書樓的自置物業因日久失修,安置藏書變得急不容緩,時值香港大會堂建成啟用,書樓董事會乃將藏書悉數借存於香港大會堂市政局公共圖書館,以利公眾閱覽。藏書依經、史、子、集四部專編,合共1,900種,共計34,600餘冊,大部分為國學古籍的線裝本和手抄本。

除了「學海書樓」特藏外,香港公共圖書館尚建立了不少特藏,各具特色,例如於1979年設立的聯合國托存書藏(UN),歷史最為悠久,另外還有其他八個國際組織的托存資料特藏包括:亞洲開發銀行(ADB)、歐洲聯盟(EU)、國際勞工組織(ILO)、國際海事組織(IMO)、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世界銀行(WB)、世界糧食計劃署(WFP) 以及世界貿易組織(WTO) 等。具有本地特色的特藏包括香港資料特藏、文獻徵集特藏、羅旭龢爵士特藏、香港鄉村生活特藏、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特藏、香港文學特藏以及香港音樂特藏等。有關香港音樂特藏的工作詳情及有趣故事或可參見本人早年於其他專業期刊發表的文章,謹隨函附上,在此不贅。

Library Watch :香港圖書館在對應未來數位化發展,數位化典藏或者引領讀者數位閱讀的計畫有哪些?

鄭學仁館長

數位化工作不錯是未來圖書館發展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也是館藏拓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數位化資料不但能補充傳統印刷資料的不足,讀者也能籍資訊科技的強大功能,隨時隨地更有效獲取適時及有用的參考資料,引入資訊科技及數位化資源無疑是未來提升圖書館服務工作中不可忽略的重點。

香港公共圖書館早於上世紀90年代初期已經開始策劃及開展圖書館自動化工程,而90年代後期更開始訂購在線資料庫(Online Databases),並開始提供在線資料查詢服務;隨著2001年香港中央圖書館的落成啟用,由圖書館自行開發的數碼平台「多媒體資訊系統」(Multimedia Information System) 亦正式投入服務,為讀者提供數碼化的館藏資料例如舊報刊、相片、海報、場刊以及視聽資料館藏等資料。今天,香港公共圖書館已購藏超過60 個電子在線資料庫和7 個電子書館藏,內容多元化,涵蓋語文學習、商業經濟、科技、人文科學及社會科學等各個學科。公眾人士除了可以在圖書館使用電子資源外,圖書證持有人亦可經互聯網在遠端使用「多媒體資訊系統」中大部份資料及部份已獲授權的電子資料庫及所有電子書館藏,「隨時、隨地、隨心」地享用圖書館的電子資源,體現「無牆圖書館」帶來的種種便利。而圖書館剛推出的兩個官方流動應用程式「我的圖書館」(My Library) 及「多媒體資訊」,則更是因應新世代的流行手機文化而提供的嶄新服務,旨在令更多使用者能更快、更方便地,透過指尖便能接觸圖書館的資料及服務。

為了令更多讀者認識圖書館的電子資源,認識資訊科技為他們在研究工作、自學進修等各方面帶來的便利,圖書館經常舉辦不同的活動例如講座、工作坊等,讓讀者有更多機會接觸資訊科技,未來,圖書館更計劃開展更多的推廣宣傳工作,向讀者推介電子資源及服務。

Library Watch :香港在全球的閱讀評比中名列前茅, 請問您覺得圖書館在這個方面有特別的貢獻和影響嗎?

鄭學仁館長

香港公共圖書館多年來均積極推動閱讀,鼓勵市民善用圖書館的資源,以培養市民的閱讀風氣和興趣,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除透過提供豐富的館藏,亦在各圖書館舉辦經常性的閱讀活動,和舉辦全港性的大型推廣閱讀活動,推動全民的閱讀風氣,提升學習能力。經常性的閱讀活動有「兒童及青少年閱讀計劃」、「青少年及家庭讀書會」、「兒童故事時間」、「書籍展覽」、「專題講座」等。而全港性的大型閱讀活動更為多元化,如「閱讀繽紛月」、「閱讀創作比賽」、「親子閱讀講座/ 工作坊」、「好書選舉活動」及「閱讀嘉年華」等;另外,香港公共圖書館每年均會與粵港澳三地圖書館配合,舉辦《4.23世界閱讀日》的大型主題活動,分頭舉辦網上閱讀、網上徵文、名家講座、繪畫、閱讀報告和散文作品徵集等創作比賽,吸引了三地少兒的踴躍參加。圖書館亦會不時編印不同課題的書目推介,以配合延伸閱讀,以持續推廣閱讀風氣,令讀者保持閱讀興趣,誘發他們培養廣泛的閱讀興趣。

培養閱讀風氣並非一朝一夕之事,也非個人或個別團體機構能獨力承當,政府部門、社會上不少志願機構、專業團體、地區議會、學校甚或家長,在推動閱讀方面均各自扮演著不同的重要角色,因此,圖書館經常與不同的機構保持密切的伙伴關係,加強社會效應,透過與其他政府部門、專業團體、文教機構、地區議會、學校及家長合作,在地區層面舉辦更多切合地區需要的推廣閱讀活動,建立接觸面更廣的社區圖書館,推廣閱讀活動,培養全民閱讀文化。

Library Watch :貴館對未來的規劃, 不知有沒有階段性的近程, 中程和遠程的規劃? 特別是在以人為本的主軸中,所要呈現出什麼樣貌?

鄭學仁館長

香港公共圖書館是香港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文化服務單位,透過提供公共圖書館服務以達成部門「竭誠提供優質文康服務,以配合香港發展為世界級大都會及盛事之都」的理想,並堅守部門「以客為本、質素至上」的基本信念。2009年,香港公共圖書館在諮詢「公共圖書館諮詢委員會」後,制訂並發表了《香港公共圖書館2009至2018年策略計劃》,作為十年間規劃香港公共圖書館服務的發展策略,而圖書館亦會不時檢討策略的推行進度及成效,並適時作出修訂。策略計劃主要闡述了香港公共圖書館的理想與使命,並相應地提出12項重點的工作策略。計劃大綱如下:

理想

我們竭誠提供優質公共圖書館服務,以配合香港發展為世界級大都會。   

使命

1.       提供廣闊的公共圖書館網絡以服務全港市民

2.       支持並鼓勵終身學習

3.       推廣閱讀風氣以建立知識為本的社會   

4.       為市民開啟資訊與知識之門   

5.       豐富有關香港歷史與文化的文獻   

6.       推廣香港文學

7.       善用新技術與資訊科技以優化公共圖書館服務

8.       推動公眾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並加強與公眾的伙伴關係

重點策略

1.       提供地點方便、容易使用、善用科技的公共圖書館網絡,以服務全港市民

2.       進一步發展為特定組別人士而設的圖書館服務

3.       倡導員工發展以優化服務   

4.       通過林林總總的館藏和服務,支援並鼓勵終身學習   

5.       在社會各層面培養閱讀文化   

6.       讓市民可以隨時獲取全球資訊與知識   

7.       向大眾推廣文化   

8.       把香港中央圖書館進一步發展為服務全港的進修、資訊、文獻保存和文化交流機構   

9.       進一步推廣香港文學

10.     發展電子服務,成為服務社會的「無牆圖書館」   

11.     與非政府機構合力服務社會,特別是特定組別人士   

12.     向各類使用者推廣圖書館服務

不論發展或推動甚麼樣的服務,不論建立的是甚麼館藏,或是引進甚麼新的設備設施,策略的執行重點永遠圍繞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人」,也就是圖書館的讀者或使用人士,這便是策略計劃的核心精神,也是落實部門「以客為本」信念的基本方針。

 


參考資料

1. 鄭學仁(2013)。香港音樂特藏—十年建設與回顧。公共圖書館,2013年1期。

2. 劉潔玲(2011)。從國際學生評估計劃(PISA)的結果反思香港語文課程、教學與學生的閱讀素養。課程與教學,14 (4),65。

3. 香港公共圖書館2009至2018年策略計劃(2009)。香港公共圖書館。https://www.hkpl.gov.hk/tc/about-us/intro/plac/strategic-plan.html檢索於2014/10/02


 

Post a Comment

較新的 較舊